冬季限定夾心巧克力事件
商品資訊
庫存 > 10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容易遇上謎題的小佐內同學和熱愛解謎的小鳩。
相偕邁向「小市民」的兩個高中生再次回來了!
★《小市民系列》第二季動畫預計於2025年4月開播!
★2021年「這本推理小說好想讀」國內篇 第10名!系列累積銷售110萬本!
★日本推理年度排行榜四冠王 米澤穗信 最新青春推理傑作!
★金漫獎年度漫畫獎得主&人氣插畫家左萱 繪製系列封面!
【內容簡介】
我們的口號是「小市民」。
小鳩和小佐內同學這對高中生之間不是情侶關係,也不是依賴關係,而是互助合作的關係。今天他們一樣手牽著手,努力當個端正保守的小市民,可是謎題卻接連不斷地出現在他們面前。身為小市民,只求每天過得安安穩穩,堅決避免一切阻礙這個目標的事物。擺出睿智名偵探的姿態實在太不像話了。哎呀,說是這樣說……
某天,立志當個小市民的小鳩出了車禍,被送進醫院。醒來之後,意識模糊的他得知自己右腳骨折。隔天動完手術,被警察問過話以後,昏昏欲睡的他在枕頭下發現同樣立志當小市民的小佐內同學留下的信,信中寫著「我不能原諒凶手」。看來小佐內同學是去追查凶手了。撞了小鳩後,在密室狀態下消失的車子去哪了?
高中時代的完結、小市民時代的完結。
描述全系列最大的案件,為四部曲畫下完美句點的冬季篇登場!
相偕邁向「小市民」的兩個高中生再次回來了!
★《小市民系列》第二季動畫預計於2025年4月開播!
★2021年「這本推理小說好想讀」國內篇 第10名!系列累積銷售110萬本!
★日本推理年度排行榜四冠王 米澤穗信 最新青春推理傑作!
★金漫獎年度漫畫獎得主&人氣插畫家左萱 繪製系列封面!
【內容簡介】
我們的口號是「小市民」。
小鳩和小佐內同學這對高中生之間不是情侶關係,也不是依賴關係,而是互助合作的關係。今天他們一樣手牽著手,努力當個端正保守的小市民,可是謎題卻接連不斷地出現在他們面前。身為小市民,只求每天過得安安穩穩,堅決避免一切阻礙這個目標的事物。擺出睿智名偵探的姿態實在太不像話了。哎呀,說是這樣說……
某天,立志當個小市民的小鳩出了車禍,被送進醫院。醒來之後,意識模糊的他得知自己右腳骨折。隔天動完手術,被警察問過話以後,昏昏欲睡的他在枕頭下發現同樣立志當小市民的小佐內同學留下的信,信中寫著「我不能原諒凶手」。看來小佐內同學是去追查凶手了。撞了小鳩後,在密室狀態下消失的車子去哪了?
高中時代的完結、小市民時代的完結。
描述全系列最大的案件,為四部曲畫下完美句點的冬季篇登場!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米澤穗信
1978年出生於岐阜縣。2001年以《冰菓》獲得第五回角川學園小說大賞獎勵賞(青少年推理&恐怖小說部門)而出道。他兼具青春小說魅力與解謎趣味的作風受到矚目,在發表《春季限定草莓塔事件》等作品之後奠定人 氣作家的地位。
得獎紀錄:
2011年《折斷的龍骨》獲得第六十四回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
2014年《滿願》獲得第二十七回山本周五郎賞。同時得到三項年度推理小說排行榜冠軍。
2015年《王與馬戲團》史上首位連續兩年獲得三項年度推理小說排行榜冠軍,入選本屋大賞。
2017年《真相的十公尺前》蟬聯「這本推理小說好想讀!」第一名。
2022年《黑牢城》獲得第十二回山田風太郎賞、第一六六回直木賞。同時得到當年度四大推理小說排行榜冠軍。
另有《再見,妖精》、《小市民系列》、《瓶頸(ボトルネック)》、《算計(インシテミル)》、《虛幻羊 群的宴會》、《書與鑰匙的季節》、《書籤與謊言的季節》、《I的悲劇》等。讀書散文則有《米澤屋書店》等作。
譯者簡介
HANA
本書譯者。
繪者簡介
左萱
漫畫、插畫工作者。
2015年出版第一本長篇漫畫《神之鄉》獲日本國際漫畫賞銅賞,售出多國版權並授權改編電視劇。
2017年繪製漫畫版《五味八珍的歲月》;2022年創作長篇作品《芭蕉的芽》,獲第十四屆金漫獎年度漫畫獎。
米澤穗信
1978年出生於岐阜縣。2001年以《冰菓》獲得第五回角川學園小說大賞獎勵賞(青少年推理&恐怖小說部門)而出道。他兼具青春小說魅力與解謎趣味的作風受到矚目,在發表《春季限定草莓塔事件》等作品之後奠定人 氣作家的地位。
得獎紀錄:
2011年《折斷的龍骨》獲得第六十四回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
2014年《滿願》獲得第二十七回山本周五郎賞。同時得到三項年度推理小說排行榜冠軍。
2015年《王與馬戲團》史上首位連續兩年獲得三項年度推理小說排行榜冠軍,入選本屋大賞。
2017年《真相的十公尺前》蟬聯「這本推理小說好想讀!」第一名。
2022年《黑牢城》獲得第十二回山田風太郎賞、第一六六回直木賞。同時得到當年度四大推理小說排行榜冠軍。
另有《再見,妖精》、《小市民系列》、《瓶頸(ボトルネック)》、《算計(インシテミル)》、《虛幻羊 群的宴會》、《書與鑰匙的季節》、《書籤與謊言的季節》、《I的悲劇》等。讀書散文則有《米澤屋書店》等作。
譯者簡介
HANA
本書譯者。
繪者簡介
左萱
漫畫、插畫工作者。
2015年出版第一本長篇漫畫《神之鄉》獲日本國際漫畫賞銅賞,售出多國版權並授權改編電視劇。
2017年繪製漫畫版《五味八珍的歲月》;2022年創作長篇作品《芭蕉的芽》,獲第十四屆金漫獎年度漫畫獎。
書摘/試閱
序章 小市民凌空飛起
冬風吹過河面,乾枯的芒草在岸邊搖曳。黃昏將近,我正走在堤防道路上。
融化的雪水把道路弄得濕淋淋的。這個城市難得在十二月下雪。從昨夜開始下個不停的雪被除雪車推到道路邊緣,蓋住了半條人行道。正是因為這樣,我不得不緊貼著車道,車輛不斷從身邊呼嘯而過,看得我心驚膽戰。車道和人行道之間只用地上的白線隔開,白線每隔幾公尺就有一根短短的塑膠桿。
走在我左側的是和我一樣穿船戶高中制服的女孩,她頂著齊瀏海、妹妹頭,戴著奶油色耳罩,比我矮了一顆半的頭。雖然她聲稱自己的身高高於標準值,但我不確定她所謂的標準值指的是幾公分。她叫小佐內由紀,和我一樣是高三。
旁人都以為我們上高中前就開始交往,高二夏天分手,高三夏天又復合了,但我們的關係比「交往」更複雜。我支援小佐內同學,小佐內同學也會支援我,我們就是為了這種互惠關係才在一起的。
此時小佐內同學不發一語,心無旁鶩地忙於手上的東西。換句話說,她正忙著吃鯛魚燒。大大一塊、塞了滿滿的紅豆餡、烤成深褐色、包在薄紙中的鯛魚燒。
這鯛魚燒是在距離我們學校二十分鐘路程、位於對岸橋頭的「小倉庵」總店買來的。放學後和我相約在校舍門口的小佐內同學說:「今天天氣太冷,我都快凍僵了,只有鯛魚燒能讓我平安回到家。要去『小倉庵』的話最好去總店。」所以我就陪她去了總店。
我們兩人一起去甜點店的時候,小佐內同學通常不會要求我一起吃,所以今天買了鯛魚燒的只有她。小佐內同學雙手捧著鯛魚燒,走在要去「小倉庵」才會走的堤防道路上。她平時都是騎腳踏車,但是今天下雪,所以她穿著厚厚的靴子踏雪而行。明明拿著甜點,她卻繃著一張臉,大概是因為太冷了吧。
看著她的側臉,我默默地想著一些事。
升上高中後,我們為了必要的目的而湊在一起,高二暑假發現這份關係失去意義,我們就分開了,之後的一年我們各自交了男女朋友,如今我們又湊在一塊兒了。
在高二暑假前,我們只把對方當成方便的工具──有著人形、會說人話、偶爾還能說出有趣話題的方便工具。但是現在不一樣,我們已經對彼此改觀了,不再把彼此當成方便的工具,而是當成寶貴的工具。
或許可以說,我們發現對方是不可取代的存在。
至少我們以前不會像這樣,明明沒有必要卻一起走出學校。我們的關係確實改變了一點。這是我所期待的改變嗎?我連自己期待什麼都不確定,當然回答不了這個問題。
不過,無論我和小佐內同學的關係變成什麼樣子,這段關係都不會維持太久。我和小佐內同學已經高三了,各自都有想讀的大學,我的第一志願是名古屋的大學,因為距離比較近,小佐內同學則是想去京都的大學。無論是誰考上了,我們都會分隔兩地。如果兩人都落榜,就會一起留在這個城市……但我完全不希望會是這種結果。所以我和她相處的時光應該所剩不多了。
我心中還想著另一件不相干的事。我把這個想法說了出來。
「妳吃得真慢呢。」
小佐內同學從剛才就一小口一小口地吃著鯛魚燒。難得買了剛出爐的鯛魚燒,若是用這種速度吃,不是會冷掉嗎?小佐內同學非常愛吃甜食,她吃東西的速度算是普通,不至於快到狼吞虎嚥,也不至於慢得離譜,但她今天吃鯛魚燒的速度顯然比平時慢很多。小佐內同學又在背鰭的位置咬了一小口,然後抬頭看著我。
「嗯。」
「會冷掉喔。」
「是啊,真悲傷。」
「是燙到咬不下去嗎?」
小佐內同學停頓了一下才回答。
「不是因為這樣。」
我聽出她的話中別有含意。不是因為太燙,那又會是什麼原因呢?你,小鳩常悟朗,一定猜得出來吧?這才是小佐內同學要說的話。她是在向我挑戰。
面對她的挑戰,我有時會開開心心地接受,有時卻不禁懷疑,我們說好了要一起努力成為小市民的,為什麼還要做這種試探人心的事?這次我覺得只是回家途中的無聊小遊戲,從中看不出什麼深意。
事實上,我想都不用想就知道小佐內同學為什麼吃得這麼慢。既然她否認是因為內餡太燙而刻意放涼,那就只剩一個答案了。
「是用來代替暖暖包?」
因為天氣很冷,所以小佐內同學用熱呼呼的鯛魚燒來暖手。鯛魚燒冷了以後滋味會減半,最好趁熱吃,但是吃完了手又會冷,小佐內同學是依照自己的標準考慮過溫度和美味的平衡,才會吃得這麼慢。
小佐內同學瞄了我一眼,簡短地回答:
「猜對了。」
然後她繼續盯著手中的鯛魚燒。解開這種小謎題當然不值得誇獎,我也不會因此志得意滿。我一方面覺得拿小佐內同學沒辦法,看她吃得一臉幸福的樣子又不禁莞爾。
我們右側的寬敞河岸積滿了雪,左側是雜亂的街道。車輛從正前方開過來。因為寒風刺骨,我的雙手都插在口袋裡。那輛車的駕駛座上的司機戴著口罩。
事情就發生在這個時候。
雖然我現在不太喜歡自己這種熱愛解謎的性格,立志要當個小市民,但我以前也是夢想過當個英雄的。我幻想過自己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事後丟下一句「不用謝了」在風中帥氣地離去,甚至還會特別留意有沒有人遇上麻煩。那都是小學時代的事了……不對,直到國中時代,這個幼稚的夢想依然藏在我的心底深處。
真是蠢斃了。我由衷這麼覺得。真的看到別人遭遇危險時,我心裡只希望自己不要遭到波及。當我發現基於各種原因而保護不了自己但又有機會搭救旁人時,我只想要嘆氣。我甚至忿忿不平地想著,為什麼我得這麼做。然後,我用肩膀猛然撞向走在我左邊的小佐內同學。
小佐內同學毫無防備地倒向堤防道路外的斜坡,有一瞬間飄浮在半空。她在空中瞪大眼睛,好像不能理解為什麼會被我撞出去。她手中的鯛魚燒也飛了出去,比她飛得更遠。不知道是不是我看錯了,小佐內同學大約只花了一秒就意識到自己遭到惡劣的對待,瞪了我一眼。她的眼神既沉靜又陰暗,彷彿在說「我絕對饒不了你」。
小佐內同學飛出去之後,換成我凌空飛起。冬天的厚重雲層充斥了我整片視野。
我心裡想著,真不希望這是我此生看到的最後一幕。
(十二月二十三日 中日報 社會版)
十二月二十二日下午四點半左右,木良市發生一起車禍,肇事車輛撞到路人之後隨即逃逸,警方正在追查該車輛的下落。警方透露,受害者是就讀於本市某高中的十八歲學生,已經送進木良市民醫院,傷勢嚴重,目前昏迷不醒。車禍現場地上有積雪,市內還發生了其他幾起意外事故。
第一部 狐狸的深眠
第一章 從留書看來,小佐內同學……
我作了夢。那大概是夢吧。
夢中的我躺在加護病房,我不覺得痛,但是再這樣下去或許會演變成無法挽回的結果。話雖如此,我的身體卻無法動彈,連眼睛都睜不開。
有很多人進進出出,似乎是來幫我的。我還動了手術。令人難過的是,我認識的手術器材只有手術刀、引流管和止血鉗,所以醫生只會要求這三樣東西。
最後終於安靜下來。我不知道現在是白天還是夜晚,只知道旁邊沒有人了。我明明一直閉著眼睛,卻能看見房間裡的景象。有個人走向躺在床上的我,我本來以為那是小佐內同學,隨即發現不對。畢竟是在作夢,所以我只知道來的不是小佐內同學,卻不知道那人是誰。
那人把臉湊近躺著不能動的我的耳邊,輕聲說道:
「這是報應。」
胡說什麼!
雖然我稱不上品行端正,還是個讓追過我的女生說出「你也很爛」這種話的人渣,但我再怎麼樣也沒爛到應該遭此橫禍吧!
我是這麼想的。
應該不至於吧。
還是說,我真的遭到了報應?要是沒有任何理由就發生這種事,那也太莫名其妙了。若說我快要死了是因為自己沒察覺到的致命疏失,好像還比較有道理。
慢著。我快要死了?真的嗎?
不是已經死了?
我有理由相信自己還活著嗎?這裡明明如此黑暗。現在是該好好思考的時候。剛才我覺得靠近我的人不是小佐內同學,結果那人真的不是她,可見這個夢境是遵循我的心意進行的。既然如此,答案只有一個。
我還活著。結論就是我還活著。應該沒錯。
那人說道:
「這是報應。你逃不掉的。」
真的嗎?不對,不可能是這樣。話說回來,這是哪件事的報應?你要是說得出理由的話就說說看啊,若是說不出來,我才不信你的廢話。這才不是報應,所以我才聽得到聲音。看吧,這不是聽到聲音了嗎?
有個陌生女人的聲音這麼說:
「醫生,患者睜開眼睛了。」
聽說我昏迷了大約五個小時。
一臉疲憊的年輕醫生含糊不清地對著躺在床上的我說明:
「我們幫你做過核磁共振了,腦內沒有出血。可能有腦震盪。如果測量顱內壓會更明確,但是測量本身就帶有危險性,目前沒有明確理由懷疑腦部受到損傷,所以還是先觀察一陣子再說。你可能會有意識模糊的狀況,之後就會慢慢恢復了。」
哪裡模糊了,我的意識清楚得很……雖然我想這樣辯解,又覺得沒啥大不了的,最後還是沒有開口。照這樣看來,或許我的意識真的有些模糊吧。
「你身體的傷勢不輕,右大腿骨的骨幹,也就是骨頭中間的那一段……」
醫生一邊說一邊摸著自己的大腿。
「這個地方骨折了。若是打石膏等它自己痊癒,要花很長的時間,而且容易產生後遺症,所以我建議動手術。要動手術的話越快越好,我晚點會給你同意書,你再跟家人討論看看。動完手術之前都不能走路。還有,你全身受到強烈撞擊,可能會發燒,如果太難受的話,我再開退燒藥給你。你的肋骨也出現了龜裂,要先觀察看看,如果太痛的話,可以用加壓固定的方式來處理,不需要動手術。」
我沒有感到多強烈的痛楚,醫生彷彿看穿了我的心思,又補充一句:
「止痛藥的藥效還沒退,所以你現在應該不會太痛。」
我不記得何時服用過止痛藥。如此看來,我之後就會感到疼痛了。真討厭。
醫生並非只對我一人說明,我的父母也在場。父親詢問我要多久才能完全康復,醫生回答:
「最多可能要住院兩個月,之後還要繼續復健。每個人的康復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如果以一般的例子來看,最多需要撐拐杖半年。」
可是我下個月就要參加入學考試了。我正在這麼想,母親就問我能不能參加大學考試,醫生很明確地回答:
「可能沒辦法了。如果新骨還沒長好就外出,恐怕會造成二次骨折,留下嚴重的後遺症。」
也就是說,我的大學考試已經毀了。
明明都還沒開始呢。
父母為我申請了個人病房,家人和醫生離開之後,房間裡只剩我一個。這房間雖然寬敞到大約三坪,反正不管怎樣我都下不了床。牆壁是奶油色,窗上掛著米色窗簾。我的手臂上還插著點滴。我仰望著白色天花板和輸液袋,整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被車撞的時候,我正在伊奈波川左側的堤防道路,朝著下游方向走。
伊奈波川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凶猛河流,為了阻擋洪水氾濫,兩岸都建了堤防。堤防各處高度不同,最高的地方超過三層樓,而且寬度非常誇張,可能有二、三十公尺。堤防沿著河流延伸,長達幾十公里。
從旁邊──從市區那邊觀察堤防,先是一段陡峭的斜坡,在幾公尺高的地方變成了平地,後面又是一段陡峭斜坡,然後才是平坦的路面。堤防道路的另一側是往下的陡峭斜坡,同樣也有一段平地,然後又是陡峭斜坡,再過去是河岸。簡單地說,堤防的橫切面像個「凸」字。
若是用專有名詞來表達,頂端的路面叫作「天端」,兩側略低的平地叫作「小段」。小段的寬度大約是三公尺。
今天放學後我們繞路去了賣鯛魚燒的「小倉庵」,所以才會走伊奈波川旁邊的堤防道路。我們是從橫跨兩岸堤防的渡河大橋走下鐵製的轉折樓梯到堤防道路的。
伊奈波川堤防的天端是車輛專用的兩線道,行人不得進入。不過從渡河大橋往下游的一段路,卻在靠市區的那側分出了一點五公尺寬的人行道。人行道和車道之間只隔了白線和間距幾公尺的一排塑膠桿。
這條人行道起於渡河大橋,止於下一座橋,長度約一公里。我們回家時走的就是這條路。
當時我走在快要黃昏的路上,發現從前方開過來的車子越過了車道中線。
我從那輛車行進的方向看出它將要撞上我們,所以想要躲開,可是我能躲的地方只有被除雪車堆滿積雪的左側,而且小佐內同學正走在我的左邊吃著鯛魚燒。
雖然小佐內同學的觀察力極為敏銳,但是誰都不可能隨時隨地觀察周圍狀況。我發現,小佐內同學沒注意到有車輛朝這邊開過來。
最好的做法當然是開口警告小佐內同學,兩人一起躲開。或許我們會一起摔到小段上,不過總比被車撞來得好。可是我來不及警告她,其實我甚至來不及把手從口袋裡抽出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她推開。
……我在想啦,我大概、或許、八成不是真的想救小佐內同學,而是因為她擋在我唯一能逃的方向,所以我除了推開她以外別無他法。
聽說撞到我的車子的駕駛沒有下來救我,而是直接開走了。
簡單說,就是肇事逃逸。
我不太記得意外發生的那一刻,不過我還是能一點一滴地想起某些事。我當時確實把小佐內同學推離了汽車行進的路線。如果她從堤防上直接摔到地面,鐵定會傷得很重,但她當時是跌在小段上方的斜坡,應該不會受到太嚴重的傷。希望如此啦。如果我那一推反而害她摔斷脖子,那未免太悽慘了。
我感到全身冒出冷汗。
我有什麼理由認為小佐內同學沒有摔斷脖子呢?
她真的沒事嗎?小佐內同學真的沒有被我害得受重傷吧?我該怎麼確認這一點呢?病房裡應該有呼叫鈴,我一定聽過使用說明,但我完全想不起來。剛才聽醫生說明傷勢的時候,我的意識明明很清楚,但我卻想不起小佐內同學的事。看來醫生說得沒錯,我的意識確實有些模糊了。我開口叫人。
「不好意思……」
聲音小到連我自己都很意外,如果病房裡有人,恐怕也聽不見我的聲音。當然,沒有人進來。我想喊得大聲點,可是一吸氣,胸口就痛得不得了。我本能地感到害怕,慢慢地把氣呼出來。
好痛,好痛。胸口也痛,腳也痛,頭也痛。痛死我了……
我終於理解了。
我真的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
下一次醒來時,窗外變得很明亮,我這才意識到先前是夜晚。疼痛減輕了一點,可能是插在我左手的點滴裡加了止痛藥。我從窗簾的狹小縫隙間看到了冬天的晴空。病房的門打開了,護理師用節制的愉快語氣向我打招呼。
「早安。」
這位護理師最大的特色是細長的眼睛,她的頭髮剪得很短,兩邊耳上還推高了,這種髮型好像叫作極短髮。她體型適中,因為稍微駝著背,所以看起來有些嬌小。
護理師一邊拉開窗簾一邊說:
「您應該聽說了,今天沒有早餐喔。」
我沒聽說啊?雖然我沒有食慾,但是連早餐都沒得吃也太可憐了吧?
「啊?真的嗎?」
護理師瞥了我一眼。
「動手術要做全身麻醉,如果胃裡有東西可能會引起嘔吐,把異物吸入氣管或肺裡,所以必須空腹。」
聽她這麼一說,我才想起自己似乎聽過說明,只是我聽完就忘了。
「我知道了。還有,可以麻煩妳嗎?」
「什麼事?」
「能不能幫我關上窗簾?」
護理師望向窗外。
「好的。」
說完以後,她把剛打開的窗簾關上。合起的窗簾之間留了一小條縫隙,從那裡射進來的陽光剛好照到我的眼睛。護理師大概發現了這一點,又重新拉好窗簾,沒有留下半點縫隙。
之後我無事可做,只能承受著用藥物抑制的微弱痛楚,等著動大腿骨手術。我默默想著,昨天我昏迷了,如果趁當時做手術不是更好嗎?但是換個角度想想,在大腦可能受到損傷的情況下直接動手術好像太冒險了,也不知道全身麻醉之後還能不能醒過來。
動手術的時刻終於到了。護理師事先吩咐過我「移動中請閉上眼睛」,所以我乖乖地閉著眼睛躺在擔架床上,途中一直聽見一大群護理師和醫生的聲音。這時我才理解,閉著眼睛確實有減輕不安情緒的效果。
全身麻醉消退的時候已經是中午了,因為止痛藥的效果,我沒覺得多痛,可是大腿明顯感覺卡卡的。醫生對我說明過會用鋼釘固定斷掉的骨頭,但我沒想到會這麼清楚地感到體內有異物。不知道還要多久才會習慣。雖然幾乎感覺不到疼痛,但我還是覺得非常疲憊。
我好像聽見說話聲,所以睜開了眼睛。也就是說,我剛剛睡著了。
窗簾外的陽光是橘色的,我分不清這是晨曦還是晚霞。我的手機在車禍的時候撞壞了,無從得知現在的時刻──當時我的手機放在右邊的口袋,既然我傷的是右腿的大腿骨,撞到的應該是右半身吧。
「現在幾點了?」
我喃喃自語,沒想到真的有人回答。
「四點多。」
這聲音聽起來很熟悉。我轉頭一看,有個穿船戶高中制服的男生站在房門附近。他身材高大,肩膀寬闊,臉是方的,體型也是方的。是堂島健吾。他的手上提著一籃水果。
健吾說:
「我吵醒你了嗎?抱歉。」
我本想問他來這裡做什麼,隨即想到他是來探病的。因為我沒想到健吾會來看我,所以一下子反應不過來。
健吾從籃子裡拿出裝在袋中的蘋果,放在床邊的桌上。
「我來探望你。」
「謝謝。」
「……你看起來受了不少苦。」
「是啊,是受了不少苦。」
健吾沒有盯著我看。
「我聽說你昏迷不醒。」
「好像吧。還活著就是了。」
真想不到我會有需要告訴別人自己還活著的一天。我笑了笑,然後才發現好像哪裡不太對勁。
「……你是從哪裡聽說我昏迷不醒的?」
健吾皺起眉頭。
「你會突然注意到這種事,簡直就像平時的你嘛。」
「這是關於我的事,我當然會好奇。」
健吾嘆了一口氣,不知為何笑了一聲,然後才望向我。
「常悟朗還是常悟朗,太好了。你傷勢嚴重昏迷不醒的事,我是今天早上在報紙上看到的。」
什麼?我竟然在不知不覺之間上報了?但我還是不太相信。
「報紙會寫出傷患的本名嗎?」
健吾不愧是當過校刊社社長的人,他很謹慎地回答:
「要看情況,通常不會寫出來。報紙提到你的時候只說是十八歲的高中生。」
「你看到報導說十八歲的高中生被車撞,就知道是在說我?」
「你既然是重傷患者,就該擺出安分的樣子吧?我知道那是在說你當然是有理由的。你認識我們班的吉口吧?」
冬風吹過河面,乾枯的芒草在岸邊搖曳。黃昏將近,我正走在堤防道路上。
融化的雪水把道路弄得濕淋淋的。這個城市難得在十二月下雪。從昨夜開始下個不停的雪被除雪車推到道路邊緣,蓋住了半條人行道。正是因為這樣,我不得不緊貼著車道,車輛不斷從身邊呼嘯而過,看得我心驚膽戰。車道和人行道之間只用地上的白線隔開,白線每隔幾公尺就有一根短短的塑膠桿。
走在我左側的是和我一樣穿船戶高中制服的女孩,她頂著齊瀏海、妹妹頭,戴著奶油色耳罩,比我矮了一顆半的頭。雖然她聲稱自己的身高高於標準值,但我不確定她所謂的標準值指的是幾公分。她叫小佐內由紀,和我一樣是高三。
旁人都以為我們上高中前就開始交往,高二夏天分手,高三夏天又復合了,但我們的關係比「交往」更複雜。我支援小佐內同學,小佐內同學也會支援我,我們就是為了這種互惠關係才在一起的。
此時小佐內同學不發一語,心無旁鶩地忙於手上的東西。換句話說,她正忙著吃鯛魚燒。大大一塊、塞了滿滿的紅豆餡、烤成深褐色、包在薄紙中的鯛魚燒。
這鯛魚燒是在距離我們學校二十分鐘路程、位於對岸橋頭的「小倉庵」總店買來的。放學後和我相約在校舍門口的小佐內同學說:「今天天氣太冷,我都快凍僵了,只有鯛魚燒能讓我平安回到家。要去『小倉庵』的話最好去總店。」所以我就陪她去了總店。
我們兩人一起去甜點店的時候,小佐內同學通常不會要求我一起吃,所以今天買了鯛魚燒的只有她。小佐內同學雙手捧著鯛魚燒,走在要去「小倉庵」才會走的堤防道路上。她平時都是騎腳踏車,但是今天下雪,所以她穿著厚厚的靴子踏雪而行。明明拿著甜點,她卻繃著一張臉,大概是因為太冷了吧。
看著她的側臉,我默默地想著一些事。
升上高中後,我們為了必要的目的而湊在一起,高二暑假發現這份關係失去意義,我們就分開了,之後的一年我們各自交了男女朋友,如今我們又湊在一塊兒了。
在高二暑假前,我們只把對方當成方便的工具──有著人形、會說人話、偶爾還能說出有趣話題的方便工具。但是現在不一樣,我們已經對彼此改觀了,不再把彼此當成方便的工具,而是當成寶貴的工具。
或許可以說,我們發現對方是不可取代的存在。
至少我們以前不會像這樣,明明沒有必要卻一起走出學校。我們的關係確實改變了一點。這是我所期待的改變嗎?我連自己期待什麼都不確定,當然回答不了這個問題。
不過,無論我和小佐內同學的關係變成什麼樣子,這段關係都不會維持太久。我和小佐內同學已經高三了,各自都有想讀的大學,我的第一志願是名古屋的大學,因為距離比較近,小佐內同學則是想去京都的大學。無論是誰考上了,我們都會分隔兩地。如果兩人都落榜,就會一起留在這個城市……但我完全不希望會是這種結果。所以我和她相處的時光應該所剩不多了。
我心中還想著另一件不相干的事。我把這個想法說了出來。
「妳吃得真慢呢。」
小佐內同學從剛才就一小口一小口地吃著鯛魚燒。難得買了剛出爐的鯛魚燒,若是用這種速度吃,不是會冷掉嗎?小佐內同學非常愛吃甜食,她吃東西的速度算是普通,不至於快到狼吞虎嚥,也不至於慢得離譜,但她今天吃鯛魚燒的速度顯然比平時慢很多。小佐內同學又在背鰭的位置咬了一小口,然後抬頭看著我。
「嗯。」
「會冷掉喔。」
「是啊,真悲傷。」
「是燙到咬不下去嗎?」
小佐內同學停頓了一下才回答。
「不是因為這樣。」
我聽出她的話中別有含意。不是因為太燙,那又會是什麼原因呢?你,小鳩常悟朗,一定猜得出來吧?這才是小佐內同學要說的話。她是在向我挑戰。
面對她的挑戰,我有時會開開心心地接受,有時卻不禁懷疑,我們說好了要一起努力成為小市民的,為什麼還要做這種試探人心的事?這次我覺得只是回家途中的無聊小遊戲,從中看不出什麼深意。
事實上,我想都不用想就知道小佐內同學為什麼吃得這麼慢。既然她否認是因為內餡太燙而刻意放涼,那就只剩一個答案了。
「是用來代替暖暖包?」
因為天氣很冷,所以小佐內同學用熱呼呼的鯛魚燒來暖手。鯛魚燒冷了以後滋味會減半,最好趁熱吃,但是吃完了手又會冷,小佐內同學是依照自己的標準考慮過溫度和美味的平衡,才會吃得這麼慢。
小佐內同學瞄了我一眼,簡短地回答:
「猜對了。」
然後她繼續盯著手中的鯛魚燒。解開這種小謎題當然不值得誇獎,我也不會因此志得意滿。我一方面覺得拿小佐內同學沒辦法,看她吃得一臉幸福的樣子又不禁莞爾。
我們右側的寬敞河岸積滿了雪,左側是雜亂的街道。車輛從正前方開過來。因為寒風刺骨,我的雙手都插在口袋裡。那輛車的駕駛座上的司機戴著口罩。
事情就發生在這個時候。
雖然我現在不太喜歡自己這種熱愛解謎的性格,立志要當個小市民,但我以前也是夢想過當個英雄的。我幻想過自己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事後丟下一句「不用謝了」在風中帥氣地離去,甚至還會特別留意有沒有人遇上麻煩。那都是小學時代的事了……不對,直到國中時代,這個幼稚的夢想依然藏在我的心底深處。
真是蠢斃了。我由衷這麼覺得。真的看到別人遭遇危險時,我心裡只希望自己不要遭到波及。當我發現基於各種原因而保護不了自己但又有機會搭救旁人時,我只想要嘆氣。我甚至忿忿不平地想著,為什麼我得這麼做。然後,我用肩膀猛然撞向走在我左邊的小佐內同學。
小佐內同學毫無防備地倒向堤防道路外的斜坡,有一瞬間飄浮在半空。她在空中瞪大眼睛,好像不能理解為什麼會被我撞出去。她手中的鯛魚燒也飛了出去,比她飛得更遠。不知道是不是我看錯了,小佐內同學大約只花了一秒就意識到自己遭到惡劣的對待,瞪了我一眼。她的眼神既沉靜又陰暗,彷彿在說「我絕對饒不了你」。
小佐內同學飛出去之後,換成我凌空飛起。冬天的厚重雲層充斥了我整片視野。
我心裡想著,真不希望這是我此生看到的最後一幕。
(十二月二十三日 中日報 社會版)
十二月二十二日下午四點半左右,木良市發生一起車禍,肇事車輛撞到路人之後隨即逃逸,警方正在追查該車輛的下落。警方透露,受害者是就讀於本市某高中的十八歲學生,已經送進木良市民醫院,傷勢嚴重,目前昏迷不醒。車禍現場地上有積雪,市內還發生了其他幾起意外事故。
第一部 狐狸的深眠
第一章 從留書看來,小佐內同學……
我作了夢。那大概是夢吧。
夢中的我躺在加護病房,我不覺得痛,但是再這樣下去或許會演變成無法挽回的結果。話雖如此,我的身體卻無法動彈,連眼睛都睜不開。
有很多人進進出出,似乎是來幫我的。我還動了手術。令人難過的是,我認識的手術器材只有手術刀、引流管和止血鉗,所以醫生只會要求這三樣東西。
最後終於安靜下來。我不知道現在是白天還是夜晚,只知道旁邊沒有人了。我明明一直閉著眼睛,卻能看見房間裡的景象。有個人走向躺在床上的我,我本來以為那是小佐內同學,隨即發現不對。畢竟是在作夢,所以我只知道來的不是小佐內同學,卻不知道那人是誰。
那人把臉湊近躺著不能動的我的耳邊,輕聲說道:
「這是報應。」
胡說什麼!
雖然我稱不上品行端正,還是個讓追過我的女生說出「你也很爛」這種話的人渣,但我再怎麼樣也沒爛到應該遭此橫禍吧!
我是這麼想的。
應該不至於吧。
還是說,我真的遭到了報應?要是沒有任何理由就發生這種事,那也太莫名其妙了。若說我快要死了是因為自己沒察覺到的致命疏失,好像還比較有道理。
慢著。我快要死了?真的嗎?
不是已經死了?
我有理由相信自己還活著嗎?這裡明明如此黑暗。現在是該好好思考的時候。剛才我覺得靠近我的人不是小佐內同學,結果那人真的不是她,可見這個夢境是遵循我的心意進行的。既然如此,答案只有一個。
我還活著。結論就是我還活著。應該沒錯。
那人說道:
「這是報應。你逃不掉的。」
真的嗎?不對,不可能是這樣。話說回來,這是哪件事的報應?你要是說得出理由的話就說說看啊,若是說不出來,我才不信你的廢話。這才不是報應,所以我才聽得到聲音。看吧,這不是聽到聲音了嗎?
有個陌生女人的聲音這麼說:
「醫生,患者睜開眼睛了。」
聽說我昏迷了大約五個小時。
一臉疲憊的年輕醫生含糊不清地對著躺在床上的我說明:
「我們幫你做過核磁共振了,腦內沒有出血。可能有腦震盪。如果測量顱內壓會更明確,但是測量本身就帶有危險性,目前沒有明確理由懷疑腦部受到損傷,所以還是先觀察一陣子再說。你可能會有意識模糊的狀況,之後就會慢慢恢復了。」
哪裡模糊了,我的意識清楚得很……雖然我想這樣辯解,又覺得沒啥大不了的,最後還是沒有開口。照這樣看來,或許我的意識真的有些模糊吧。
「你身體的傷勢不輕,右大腿骨的骨幹,也就是骨頭中間的那一段……」
醫生一邊說一邊摸著自己的大腿。
「這個地方骨折了。若是打石膏等它自己痊癒,要花很長的時間,而且容易產生後遺症,所以我建議動手術。要動手術的話越快越好,我晚點會給你同意書,你再跟家人討論看看。動完手術之前都不能走路。還有,你全身受到強烈撞擊,可能會發燒,如果太難受的話,我再開退燒藥給你。你的肋骨也出現了龜裂,要先觀察看看,如果太痛的話,可以用加壓固定的方式來處理,不需要動手術。」
我沒有感到多強烈的痛楚,醫生彷彿看穿了我的心思,又補充一句:
「止痛藥的藥效還沒退,所以你現在應該不會太痛。」
我不記得何時服用過止痛藥。如此看來,我之後就會感到疼痛了。真討厭。
醫生並非只對我一人說明,我的父母也在場。父親詢問我要多久才能完全康復,醫生回答:
「最多可能要住院兩個月,之後還要繼續復健。每個人的康復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如果以一般的例子來看,最多需要撐拐杖半年。」
可是我下個月就要參加入學考試了。我正在這麼想,母親就問我能不能參加大學考試,醫生很明確地回答:
「可能沒辦法了。如果新骨還沒長好就外出,恐怕會造成二次骨折,留下嚴重的後遺症。」
也就是說,我的大學考試已經毀了。
明明都還沒開始呢。
父母為我申請了個人病房,家人和醫生離開之後,房間裡只剩我一個。這房間雖然寬敞到大約三坪,反正不管怎樣我都下不了床。牆壁是奶油色,窗上掛著米色窗簾。我的手臂上還插著點滴。我仰望著白色天花板和輸液袋,整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被車撞的時候,我正在伊奈波川左側的堤防道路,朝著下游方向走。
伊奈波川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凶猛河流,為了阻擋洪水氾濫,兩岸都建了堤防。堤防各處高度不同,最高的地方超過三層樓,而且寬度非常誇張,可能有二、三十公尺。堤防沿著河流延伸,長達幾十公里。
從旁邊──從市區那邊觀察堤防,先是一段陡峭的斜坡,在幾公尺高的地方變成了平地,後面又是一段陡峭斜坡,然後才是平坦的路面。堤防道路的另一側是往下的陡峭斜坡,同樣也有一段平地,然後又是陡峭斜坡,再過去是河岸。簡單地說,堤防的橫切面像個「凸」字。
若是用專有名詞來表達,頂端的路面叫作「天端」,兩側略低的平地叫作「小段」。小段的寬度大約是三公尺。
今天放學後我們繞路去了賣鯛魚燒的「小倉庵」,所以才會走伊奈波川旁邊的堤防道路。我們是從橫跨兩岸堤防的渡河大橋走下鐵製的轉折樓梯到堤防道路的。
伊奈波川堤防的天端是車輛專用的兩線道,行人不得進入。不過從渡河大橋往下游的一段路,卻在靠市區的那側分出了一點五公尺寬的人行道。人行道和車道之間只隔了白線和間距幾公尺的一排塑膠桿。
這條人行道起於渡河大橋,止於下一座橋,長度約一公里。我們回家時走的就是這條路。
當時我走在快要黃昏的路上,發現從前方開過來的車子越過了車道中線。
我從那輛車行進的方向看出它將要撞上我們,所以想要躲開,可是我能躲的地方只有被除雪車堆滿積雪的左側,而且小佐內同學正走在我的左邊吃著鯛魚燒。
雖然小佐內同學的觀察力極為敏銳,但是誰都不可能隨時隨地觀察周圍狀況。我發現,小佐內同學沒注意到有車輛朝這邊開過來。
最好的做法當然是開口警告小佐內同學,兩人一起躲開。或許我們會一起摔到小段上,不過總比被車撞來得好。可是我來不及警告她,其實我甚至來不及把手從口袋裡抽出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她推開。
……我在想啦,我大概、或許、八成不是真的想救小佐內同學,而是因為她擋在我唯一能逃的方向,所以我除了推開她以外別無他法。
聽說撞到我的車子的駕駛沒有下來救我,而是直接開走了。
簡單說,就是肇事逃逸。
我不太記得意外發生的那一刻,不過我還是能一點一滴地想起某些事。我當時確實把小佐內同學推離了汽車行進的路線。如果她從堤防上直接摔到地面,鐵定會傷得很重,但她當時是跌在小段上方的斜坡,應該不會受到太嚴重的傷。希望如此啦。如果我那一推反而害她摔斷脖子,那未免太悽慘了。
我感到全身冒出冷汗。
我有什麼理由認為小佐內同學沒有摔斷脖子呢?
她真的沒事嗎?小佐內同學真的沒有被我害得受重傷吧?我該怎麼確認這一點呢?病房裡應該有呼叫鈴,我一定聽過使用說明,但我完全想不起來。剛才聽醫生說明傷勢的時候,我的意識明明很清楚,但我卻想不起小佐內同學的事。看來醫生說得沒錯,我的意識確實有些模糊了。我開口叫人。
「不好意思……」
聲音小到連我自己都很意外,如果病房裡有人,恐怕也聽不見我的聲音。當然,沒有人進來。我想喊得大聲點,可是一吸氣,胸口就痛得不得了。我本能地感到害怕,慢慢地把氣呼出來。
好痛,好痛。胸口也痛,腳也痛,頭也痛。痛死我了……
我終於理解了。
我真的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
下一次醒來時,窗外變得很明亮,我這才意識到先前是夜晚。疼痛減輕了一點,可能是插在我左手的點滴裡加了止痛藥。我從窗簾的狹小縫隙間看到了冬天的晴空。病房的門打開了,護理師用節制的愉快語氣向我打招呼。
「早安。」
這位護理師最大的特色是細長的眼睛,她的頭髮剪得很短,兩邊耳上還推高了,這種髮型好像叫作極短髮。她體型適中,因為稍微駝著背,所以看起來有些嬌小。
護理師一邊拉開窗簾一邊說:
「您應該聽說了,今天沒有早餐喔。」
我沒聽說啊?雖然我沒有食慾,但是連早餐都沒得吃也太可憐了吧?
「啊?真的嗎?」
護理師瞥了我一眼。
「動手術要做全身麻醉,如果胃裡有東西可能會引起嘔吐,把異物吸入氣管或肺裡,所以必須空腹。」
聽她這麼一說,我才想起自己似乎聽過說明,只是我聽完就忘了。
「我知道了。還有,可以麻煩妳嗎?」
「什麼事?」
「能不能幫我關上窗簾?」
護理師望向窗外。
「好的。」
說完以後,她把剛打開的窗簾關上。合起的窗簾之間留了一小條縫隙,從那裡射進來的陽光剛好照到我的眼睛。護理師大概發現了這一點,又重新拉好窗簾,沒有留下半點縫隙。
之後我無事可做,只能承受著用藥物抑制的微弱痛楚,等著動大腿骨手術。我默默想著,昨天我昏迷了,如果趁當時做手術不是更好嗎?但是換個角度想想,在大腦可能受到損傷的情況下直接動手術好像太冒險了,也不知道全身麻醉之後還能不能醒過來。
動手術的時刻終於到了。護理師事先吩咐過我「移動中請閉上眼睛」,所以我乖乖地閉著眼睛躺在擔架床上,途中一直聽見一大群護理師和醫生的聲音。這時我才理解,閉著眼睛確實有減輕不安情緒的效果。
全身麻醉消退的時候已經是中午了,因為止痛藥的效果,我沒覺得多痛,可是大腿明顯感覺卡卡的。醫生對我說明過會用鋼釘固定斷掉的骨頭,但我沒想到會這麼清楚地感到體內有異物。不知道還要多久才會習慣。雖然幾乎感覺不到疼痛,但我還是覺得非常疲憊。
我好像聽見說話聲,所以睜開了眼睛。也就是說,我剛剛睡著了。
窗簾外的陽光是橘色的,我分不清這是晨曦還是晚霞。我的手機在車禍的時候撞壞了,無從得知現在的時刻──當時我的手機放在右邊的口袋,既然我傷的是右腿的大腿骨,撞到的應該是右半身吧。
「現在幾點了?」
我喃喃自語,沒想到真的有人回答。
「四點多。」
這聲音聽起來很熟悉。我轉頭一看,有個穿船戶高中制服的男生站在房門附近。他身材高大,肩膀寬闊,臉是方的,體型也是方的。是堂島健吾。他的手上提著一籃水果。
健吾說:
「我吵醒你了嗎?抱歉。」
我本想問他來這裡做什麼,隨即想到他是來探病的。因為我沒想到健吾會來看我,所以一下子反應不過來。
健吾從籃子裡拿出裝在袋中的蘋果,放在床邊的桌上。
「我來探望你。」
「謝謝。」
「……你看起來受了不少苦。」
「是啊,是受了不少苦。」
健吾沒有盯著我看。
「我聽說你昏迷不醒。」
「好像吧。還活著就是了。」
真想不到我會有需要告訴別人自己還活著的一天。我笑了笑,然後才發現好像哪裡不太對勁。
「……你是從哪裡聽說我昏迷不醒的?」
健吾皺起眉頭。
「你會突然注意到這種事,簡直就像平時的你嘛。」
「這是關於我的事,我當然會好奇。」
健吾嘆了一口氣,不知為何笑了一聲,然後才望向我。
「常悟朗還是常悟朗,太好了。你傷勢嚴重昏迷不醒的事,我是今天早上在報紙上看到的。」
什麼?我竟然在不知不覺之間上報了?但我還是不太相信。
「報紙會寫出傷患的本名嗎?」
健吾不愧是當過校刊社社長的人,他很謹慎地回答:
「要看情況,通常不會寫出來。報紙提到你的時候只說是十八歲的高中生。」
「你看到報導說十八歲的高中生被車撞,就知道是在說我?」
「你既然是重傷患者,就該擺出安分的樣子吧?我知道那是在說你當然是有理由的。你認識我們班的吉口吧?」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